在商标转让过程中,若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,很可能导致受让的商标面临无效风险,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在商标转让前,有几个关键要点一定要弄清楚。接下来,标头狮就为大家详细剖析。
一、深入核查商标权利状态
确认商标有效性:务必核实商标是否在有效期内,商标注册有效期为 10 年,期满需续展。若临近有效期,转让方应及时办理续展手续。
例如,A 公司计划将商标转让给 B 公司,B 公司在核查时发现该商标距有效期届满仅剩 2 个月,且转让方还未申请续展。B 公司要求 A 公司立即办理续展,否则拒绝交易。若 A 公司未及时续展,商标一旦过期失效,B 公司受让后也无法正常使用,白白浪费时间和资金。
排查权利瑕疵:仔细检查商标是否存在质押、冻结、被异议等情况。若商标已质押给金融机构贷款,未经质权人同意,转让无效;若商标因司法纠纷被法院冻结,同样不能转让;若商标正处于异议程序中,其权利归属存在不确定性,受让需谨慎。
比如,C 公司欲购买 D 公司的商标,通过商标局官网查询及专业机构调查,发现该商标已被质押。C 公司与 D 公司协商,要求 D 公司先解除质押再进行转让,成功规避了潜在风险。
二、了解商标使用情况
是否存在连续三年不使用:根据商标法规定,商标注册后无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,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商标。
受让方在转让前要了解商标的使用情况,要求转让方提供商标使用证据,如产品销售合同、发票、广告宣传资料等。若转让方无法提供有效使用证据,受让的商标可能面临被撤销的风险。
例如,E 公司打算受让 F 公司的商标,经调查发现该商标近三年无实际使用记录,E 公司便要求 F 公司在转让前先提供使用证据或说明合理未使用原因,以降低受让后商标被撤销的可能性。
商标使用是否规范:查看商标实际使用的样式、范围是否与注册信息一致。若商标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改变其显著特征,且与注册时差异较大,可能导致商标无效。
比如,G 公司注册的商标是图文结合形式,但在实际使用中仅使用了图形部分,且与注册图形有较大改动,这种不规范使用行为可能使商标失去专用权,受让方对此需高度关注。
三、谨慎签订转让合同
明确权利义务:合同中要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,包括转让价格、支付方式、商标交付时间、违约责任等。支付方式可约定分期支付,如签订合同后支付一定比例定金,商标转让手续完成且商标无潜在风险后再支付尾款。
例如,H 公司与 I 公司签订商标转让合同,约定 H 公司先支付 30% 定金,I 公司协助办理完商标转让手续,且商标在公告期无异议后,H 公司再支付剩余 70% 款项,以此保障双方权益。
约定商标无效处理方式:提前在合同中约定,若受让后商标被宣告无效,转让方应承担的责任,如退还转让费用、赔偿损失等。这样在出现问题时,受让方的权益能得到有效保障。
比如,J 公司与 K 公司在合同中约定,若商标因转让前存在的问题被宣告无效,K 公司需全额退还转让费用,并赔偿 J 公司因使用该商标进行宣传推广所产生的损失。
企业在进行商标转让时,务必做好充分准备,必要时可寻求标头狮这样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或律师的帮助,确保商标转让安全、顺利,实现商标价值最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