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卫龙的海外维权行动引发广泛关注。2022 年 6 月,卫龙发现其核心商标 “卫龙” 在秘鲁被恶意抢注,经过近 3 年的努力,在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助力下,2025 年 3 月该抢注商标终于被宣告无效。
这一事件并非个例,近年来,中国企业商标海外被抢注事件频发,如国内 AI 大模型 DEEPSEEK 在美商标被抢注,瑞幸咖啡商标在泰国被抢注,小鹏、宁德时代、理想等品牌在越南被抢注…… 这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,在全球化浪潮下,筑牢国际商标护城河刻不容缓。
一、海外商标频繁被抢注,原因何在?
1、对海外商标保护重视不足
许多中国企业在发展初期,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市场开拓上,对海外市场的商标保护缺乏足够重视。认为海外业务尚未大规模开展,无需急于进行商标注册,未意识到商标作为品牌核心资产,一旦被抢注,后续维权将面临巨大困难和成本。
2、对国际商标注册流程不熟悉
国际商标注册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、流程,复杂程度远超国内。部分企业因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,不了解各国商标注册规则、申请途径、费用等,导致在海外商标布局上进展缓慢,给了抢注者可乘之机。例如,一些国家采用 “在先使用” 原则,与我国 “在先申请” 原则不同,若企业不熟悉,易陷入被动。
3、缺乏全球商标战略规划
企业没有从全球战略高度规划商标布局,未根据自身业务拓展方向、目标市场等,提前在关键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注册。当准备进军国际市场时,才发现商标已被他人抢注,错失市场先机。
二、中国企业如何筑牢国际商标护城河?
1、提前布局,构建全球商标保护网
企业应制定前瞻性的全球商标战略规划,在产品或服务尚未进入目标市场前,就启动商标注册程序。可借助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,通过一次申请,在多个成员国获得商标保护,简化注册流程、降低成本。
同时,对于重点市场国家,如美国、欧盟、日本等,要深入研究当地商标法律,单独进行商标注册申请,确保商标在关键区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。
以字节跳动为例,旗下 “抖音” 商标已完成全球 120 个国家注册,为品牌全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2、强化监测,及时发现抢注风险
建立专业的商标监测机制,实时关注全球商标动态。可借助专业商标代理机构、知识产权监测平台等,对与自身商标相同或近似的申请进行监测预警。一旦发现有被抢注风险,迅速采取行动。
比如,某科技企业通过 AI 监测系统,将商标抢注发现时间从 120 天压缩至 7 天,为后续维权争取了宝贵时间。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员工商标保护意识培训,鼓励员工及时反馈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商标侵权线索。
3、多维防御,打造立体商标保护矩阵
除了注册核心商标,还要进行防御性商标注册。注册与核心商标近似的商标,包括近音商标、变形商标等,形成严密的保护网。如小米科技注册 “紫米”“蓝米” 等色彩矩阵商标,覆盖潜在竞争对手命名空间。
同时,注重商标全类别注册,特别是与企业业务相关或未来可能拓展的领域,避免因商标类别遗漏,给他人可乘之机。此外,在商标设计上,要增强独特性和显著性,降低被模仿、抢注风险。
4、积极维权,捍卫商标合法权益
若不幸遭遇商标被抢注,企业不能退缩,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权。深入研究目标市场国家法律,收集充分证据,证明抢注者的恶意行为以及自身商标的在先使用、知名度等情况,可通过当地行政程序、司法诉讼等途径,要求撤销抢注商标。
在卫龙秘鲁维权案中,卫龙联合小熊电器、喜之郎等 8 家企业发布《联合维权声明》,有力证明了抢注行为的恶意性,最终成功维权。企业还可借助行业协会、政府相关部门力量,争取更多支持和资源,提升维权成功率。
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商标已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武器。通过提前布局、强化监测、多维防御和积极维权,中国企业能够筑牢国际商标护城河,有效防范海外商标被抢注风险,为品牌全球化发展保驾护航,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以上就是今天标头狮分享关于卫龙商标海外被抢注!中国企业如何筑牢国际商标护城河?的全部内容。如果您需要进行商标转让、商标注册或进一步的帮助